自习人课堂:计算过程能力指数PPK的时候需要过程受控吗?
在做过程能力分析的时候,我们经常用到两个重要的指标:CPK和PPK。
很多同学都知道CPK要求过程稳定受控,那计算PPK时也需要过程受控吗
首先给出答案:计算PPK时,过程不需要是受控的。
为什么CPK要求过程受控,而PPK却不需要过程受控呢?
CPK是什么?
CPK 是“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过程能力指数)。
CPK使用的是短期内的数据,通常是在过程被验证为统计受控状态下收集的。
这意味着过程只存在普通原因引起的随机变异,没有特殊原因引起的异常变异。
CPK反映的是过程的潜在能力,即在消除所有特殊原因后,该过程本身固有的、所能达到的最佳能力。
它回答的是“这个过程理论上能做多好?
所以CPK用于评估过程的 “固有能力”,它有一个严格的前提,就是过程必须处于统计受控状态。
这意味着过程中只存在普通原因变异,没有特殊原因的干扰。
PPK是什么?
PPK是(Process Performance Index,过程性能指数)使用的是长期过程数据,这些数据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收集的,包含了各种原因引起的变异:
普通原因变异(不可避免的随机变异)
特殊原因变异(可查明原因的异常变异)
PPK反映的是过程的实际性能——即客户实际体验到的过程输出能力。
它告诉我们这个过程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综合了所有波动(包括人、机、料、法、环、测等所有因素的变化),其输出结果是否能满足规格要求。
PPK 的计算基于 “总变异”,也就是所有数据的整体标准差,这里面既包含了组内变异,也包含了组间变异。
正因为PPK包含了所有变异,而特殊原因导致的变异正是使过程"不受控"的根本原因,所以计算PPK时,完全不要求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所以,PPK 能够反映过程在一段时间内的实际表现,哪怕过程存在特殊原因变异,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也可以用 PPK 来评估。
而CPK只有在过程受控后才有意义,它的作用是判断过程稳定时的潜在能力是否满足规格要求。
什么时候可以用PPK呢?
1.过程初始阶段,此时过程尚未稳定,用PPK可以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2.验证过程改进效果时,即使过程仍有波动,PPK也能发挥作用。
3.对批量生产的整体质量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PPK 也是合适的选择。
注:PPK非常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来评估尚未受控或未知是否受控的过程。
end~
2025通关六西格玛考试,
就从自习人课堂「备考四件套」开始!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