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beats studio 3 has mic" 搜索结果,为您找到约 798 条结果
-
齐阿姨
发起了提问
2021-12-21 16:25
-
我们公司在年度审核的时候,审核老师检查到我们相关方的要求与期望管控表的时候发现有一项管控项目没有监视证据,开了不符合项,请问这个原因要怎么写合适?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由于相关方对组织稳定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具有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组织应监视和评审这些相关方的信息及其相关要求。不符 合: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监视不是十分有效。客观证据:2021.03.10相关方的要求与期望管控一览表中要求每月监视一次顾客订单交期变更率,不能提供监视的证据...
-
-
自习人丁磊
发起了提问
2021-12-26 22:54
-
最近客户反馈一个缺陷,紧急做了两个事情:一是分析原因,经调查是原材料不良导致,但供应商回复目前无法进行彻底改善,仅能将不良率下降,鉴于此,也同意降价处理。二是对库存全检,确认同样存在缺陷,全检之后,不良率约在3%。那么,问题来了,计划找到质量部,说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损耗投料,这种缺陷有可能导致订单做不满,要修改BOM增加损耗比例。但质量部认为没有必要,只是3%又不是30%,让计划按照以往的量投料,订 单做不满再投料。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1-12-28 12:55
-
题目:在试验设计中,要考虑A、B、C、D、E共5个因子,同时需要考察二阶交互作用AB与BC,满足此要求的试验次数最少是?答案:8次请问怎么理解?5个因子2水平做全因子试验的次数是32,如下表:这个题目中的8次试验肯定是来自于上面这个表格的全因子试验,那么可以是哪8次?
-
-
自习人丁磊
发起了提问
2021-12-28 23:04
-
长期吸烟,牙齿有点发黄,作为一个比较注重形象的我来说,是要做点啥的,哈哈!刚才刷牙的那几分钟,突发奇想,如果换成电动牙刷会不会美白效果好一些,该怎么比较呢?找一些人(样本)分成两部分:A组与B组先对两组的人测量一下亮白度,然后A组的人使用电动牙刷,B组的人使用普通牙刷,规定好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时间3分钟,一个月之后再测量牙齿的亮白度,取和之前测量的差值,然后A组与B组比较。按照假设检验的概念,总 体方差未知,z检验行不通,只能t检验,是用普通的t检验还是配对t检验?每个人的牙齿亮白度不一样,受个体差异的影响比较大,t检验前提条件是方差齐性相等,显然这里不满足要求,只能使用配对t检验。这样的思路对不对?...
-
-
小鑫
发起了提问
2021-12-29 10:21
-
比如,有一个宽度尺寸,想用通止规进行检验,根据客户要求需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MSA。假如选择了30个样品,这些样品的属性值怎么事先确定?是用尺子测量尺寸确定每个样品合格与不合格还是使用通止规确定每个样品合格与不合格?如果使用通止规确定,岂不是还没有证明这个通止规符合要求就已经参与判定了?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1-12-30 22:55
-
客户给的PPAP要求里面是这样规定的:“关键尺寸需要做过程能力指数cpk分析”这个要求可以理解,毕竟是客户关心、重视的尺寸嘛。但怎么识别哪些是客户关心的关键尺寸呢?客户说图纸上标识三角形△的是关键尺寸。我回答说欧了,明白。然后,看了一眼客户给的图纸,直接懵逼了。一张图纸上总共89个尺寸,标识三角形△的有30多个,这30多个尺寸都要做cpk?客户回复说是的MD!这不是逼着我编造数据嘛
-
-
自习人丁磊
发起了提问
2022-01-01 20:24
-
最近,有几个小伙伴在问usl/lsl与ucl/lcl是什么意思,该怎么理解两者的关系。首先,usl是upper spec limit的简称,叫规格上限;lsl是lower spec limit的简称,叫规格下限。这两个是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定下来的,或者说是客户给定的一个范围。比如一个直径10,客户要求±0.2通常表示成10±0.2,其规格上限usl=10.2,规格下限lsl=9.8。 其次,ucl是upper control limit的简称,叫控制上限;lcl是lower control limit的简称,叫控制下限。这两个经常在控制图上能看到,是根据样本值计算出来的,广义上的控制上、下限是均值的±3*标准差。因此,ucl与lcl是由样本值决定的,并不是固定的。乍一看,只差了一个字母,感觉两者有较,的联系,其实只要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很明显可以看出来usl/lsl与ucl/lc l丝毫没有联系,可谓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
-
-
齐阿姨
发起了提问
2022-01-03 18:19
-
客户只说测试通过了,可以准备提交PPAP资料,但也没有说按照几级提交,需要提交哪些资料,发邮件询问又没有回复,难道非要按照3级提交PPAP资料吗?很多资料呀
-
-
小Q
发起了提问
2022-01-04 21:24
-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重复试验,其意思是一个试验水平重复进行。什么是重复?重复就是同样的东西出现两次,或者是按照原来的样子再来一次。做饭的时候,想到了下面三种情况,大家来分辨一下哪种不符合重复试验:背景:蒸包子,用水5L,大火15分钟,小火10分钟,焖5分钟,蒸一锅包子1.按照上面的条件,蒸一锅包子,取其中一个包子,分成2份,检查有没有蒸熟。2.按照上面的条件,蒸一锅包子,取其中两个包子,检查有 没有蒸熟。3.按照上面的条件,蒸两锅包子,每锅各取1个包子,检查有没有蒸熟。...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1-08 13:56
-
请教下,一个尺寸,收集了一个月300多个数据,我想要这组数据成现什么趋势,用什么
-
-
小Q
发起了提问
2022-01-09 22:39
-
客户要cpk数据,平时这个产品是由3台车床同时加工的,我知道应该是单独对一个车床进行抽样算cpk,但是客户要抽样复核cpk值,这样就有问题了,因为客户抽样的肯定是混合着3台车床的产品,这样的差异肯定大,cpk值也会小,就与我提交的cpk有很大差异了,我能不能也把3台车床的产品混合抽样计算cpk值给客户?这样数据基本就一致了。
-
-
单曲循环
发起了提问
2022-01-10 07:34
-
昨天计算出来cpk=1.39,ppk=1.52,领导问是不是算错了,理论上cpk值一定大于ppk值,让先不要提交给客户,再复查一下怎么回事。请问是这样的吗?cpk就一定会大于ppk吗?
-
-
自习人丁磊
发起了提问
2022-01-10 15:56
-
控制图八大判异原则的第5条:“连续15点在中心线两侧的C区内”。这是许多熟悉控制图的小伙伴烂记于心的一个原则,为什么连续15点在中心线两侧的C区内就要判定异常?俗话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今天来唠叨唠叨。首先,还是要从小概率事件说起,这是基于3σ理论,落在3个σ里面的概率是99.73%,而界外的概率则是0.27%。因此,定义概率<0.27%的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一旦事件发生概率低于这个值,则认为 是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不是那么容易发生,至少在一次试验中绝对不可能发生。一旦出现,则认为是异常。这是基础理论。“连续15点在中心线两侧的C区内”是什么意思?在标准正态分布里,根据σ与中心线,又把±3σ细化成6个区域,即A/B/C,如下图:一个σ区域定义为C区,两个σ区域定义为B区,三个σ区域定义为A区。“连续15点在中心线两侧的C区内”则是样本观测值连续有15个点都在±1σ内,记住是连续、连续、 连续,重要的话说三遍。根据上图,可以知道落在中心线上侧或下侧的概率是34.14%+34.14%=68.28%那么:连续14个点在中心线两侧的C区内的概率:68.28%^14=0.47%>0.27%(小概率事件)连续15个点在中心线两侧的C区内的概率:68.28%^15=0.32%>0.27%(小概率事件)连续16个点在中心线两侧的C区内的概率:68.28%^16=0.22%<0.27%(小概率事件...
-
-
小Q
发起了提问
2022-01-13 07:44
-
有一批来料,500个,公司要求遵循GB2828,外观按照二类,尺寸按照S3,接收水平AQL0.65,接收标准是1收2拒。IQC先对外观进行检验,样本量H,就是50个,可是这50个还没有检验完成,已经发现4个不良,请问还要继续检验吗?是不是直接可以判退了?另外,接下来还需不需要按照样本量D抽取8个进行尺寸检查了?
-
-
自习人丁磊
发起了提问
2022-01-13 22:53
-
有关“针孔”这个不良,客户给了一个接收标准,文件里是这样描述的:“面积<0.3平方毫米 间距50mm允许2点”。就这么一句话,我们内部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我的理解:表面可以有针孔,但针孔面积要小于0.3平方毫米,允许2个针孔存在,但这两个针孔的距离要大于50mm。车间的理解:表面可以有针孔,但针孔面积要小于0.3平方毫米,50mm长度内允许有两个针孔存在。请问还有没有第三种理解了?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1-15 12:56
-
计算cpk要样本服从正态性,但实际生产中收集的数据很少有正态的,p值<0.05,样本超过30个了可以直接计算cpk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