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15标准解读:6.1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拖泥郑
拖泥郑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964 浏览

标准的正文用黑色斜体标出,解读部分则用正常字体。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第6章讲的是策划,所以具体内容都是围绕如何策划而展开。所以从内容来看,第6章是适合部门经理学习和实践的。对于踏入工作不久的工程师级别,也需要了解策划的过程,这样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周会/月会参加部门review的时候,可以与自己的上级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了解自己的工作,在部门的工作安排中处于什么位置,为什么会有自己的工作内容等等。人总是要进步的,在企业里升职,无非两点:能力强,视野好。能力强是能超额优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视野好就是在更高一层上理解自己的工作、知道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那学习,就是让自己视野更好一点。

6.1.1 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shall)考虑到4.1所提及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并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

标准有时候气人,有时候也比较可爱,气人是因为不说人话,或者给个概念就结束,浅尝辄止。可爱是因为标准会在你不注意的地方悄悄把怎么执行的方法告诉你。再次注意,标准是面向全世界所有领域的,所以绝对不会提具体的做法,只会提方法和要求。学习标准的理念和方法,再熟悉标准的要求,就能帮助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质量人。

回忆一下4.1和4.2的内容:4.1讲组织环境,要求公司分析自己所处的政策、市场的趋势的现状。4.2讲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要求公司分析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想要自己做什么,而这些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往往是会相互打架的。

那是不是很清楚了?公司知道了自己所处的状况,也分析了各方的期望,那公司自己采取什么行动会引发的后果,是不是就能估计出来了?而引发的后果,就是风险和机遇。

比如制造业永远会面临的环境是:竞争者的崛起和蚕食。

那客户就要求:保持性能但降价。供应商要求:涨一点价或者降低要求。员工要求:涨工资,降低工作难度。政府要求:多缴税,稳就业。

公司如果走高端路线,可能会采取开发新客户,或拓宽应用,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那就会引起一些客户的不满(因为不再大力服务了),但供应商有可能会满意(新零件,可以重新报价了),也可能不满意(加工难度更大了)。员工也可能满意(新产品更加规范)或不满(新产品要求更严)。

公司决定走价格战路线,引发的后果也是类似。

任何一个决定,都不会是完美的,但是需要公司在分析完外部和相关方对自己的期望后,采取行动时,能够有据可依(还记得质量管理原则里的循证决策吗?),并且预计了可能的后果。

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策划是科学的工作?策划应该是科学的,而不是拍脑袋。如何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呢?标准在这里就把已经方法告诉我们了,是不是比较隐晦?所以标准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可爱。

那气人的地方马上来了,标准只负责提要求,而从来不管各公司如何达成目标,下面就是公司的策划要达到的要求: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不管做什么决定,都不能影响质量体系的完整和目标。

b)增强有利影响;

c)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

d)实现改进。

b,c,d三条的内容从执行角度只能呵呵一下了,但是标准的高度是必然很高的,所以这三条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做策划时的目的:通过科学的策划,变得更优秀。

6.1.2 组织应(shall)策划:

a)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根据6.1.1内容的解读,公司确定好自己的做法,其实就差不多确定好应对措施了。只不过标准在这里是说“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那就再接着上面的例子说一说:如果公司走高端路线,可能会放弃掉目前一些边缘化的客户(不接受涨价但体量又不大的客户),这个操作是会带来风险的,因为竞争者就可以拿下这些客户。那是不是只有风险,没有机遇呢,不一定。比如说深入了解这家客户为什么要降价,是我们公司提供过去的产品故障率高,让客户承担了一些成本,从而要降价的?还是说客户纯粹只是想降低采购价?那这时候公司的措施,就可以深入和这家客户沟通(平时不一定会和边缘客户太深入交流),了解背后真实的需求。这样就能减小风险。可能会继续保持这家客户,可能会丢掉,但能让公司更清楚即使丢客户,带来的风险是什么(如果仅仅因为价格,体量又不大,和公司发展方向不同,即使丢客户,风险一般会在可接受之内)。

这里所说的深入交流,就是具体的措施了。

b)如何:

1)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见4.4);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新的措施要整合到公司的流程中,不要打架,同时又能评价措施有没有用(用来反馈策划是否成功)。到这个地步,策划就算是落地了,形成了一个逻辑链和闭环。

应对措施应(shall)与风险和机遇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这句话就是说:杀鸡焉用牛刀,以及不要用小刀杀大象。采取的手段要和面对的问题匹配才行。这样的表述,在标准里有三处(没真正统计过,是我的印象,错了的话欢迎大家指出):第一处是0.3.1里讲到过程的检查点时,说道“检查点根据相关的风险有所不同”。第二处就是这里6.1.2的内容。第三处是8.7.1讲到不合格输出时的“组织应(shall)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

这里把三句话放到一起,也是想提醒大家一下,标准是非常务实的,而不是强行把要求压给企业,增加企业的负担。觉得标准是负担的想法,恰恰是因为没有懂标准的目的和作用。

注1:应对风险可选择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信息充分的决策而保留风险。

注2: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和其他可行之处,以应对组织或其顾客的需求。

这两个注释,就又是标准可爱的一面了,会在读者不经意间,把方法告诉读者。前面举的深入与边缘客户沟通,可以认为是注1的“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后果”。分担风险的例子是购买贵金属原材料的企业,在行情波动时,买入对冲的金融产品。规避风险的例子少,比如这几年中美贸易战,把原来出口的商品,放入尚未被加征额外关税的HS编码里,当然了,成功率不高。消除风险源,可能会有一些骚操作,比如以前苹果收购了一家指纹识别的公司,确保自己比对手提前一代产品占有指纹识别的市场。

发布于 2022-11-23 20:0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拖泥郑 发布于 自习人社区 ,不代表本站观点。若转载该文章,必须注明链接地址。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自习人社区 © 2024 苏ICP备20210476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