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员漏检该怎么处理?

成都-打杂-王
成都-打杂-王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827 浏览

昨天收到一个车间异常反馈,大概内容如下:

“上午,在生产装配现场,作业员发现一个零件的孔内径尺寸偏小,图纸要求Φ20,实测18.5,导致与之配合的零件无法装配;装配现场不良数量2个,库存18个”。

对于一个问题的描述,5w2h是公认的最佳工具之一,我们试着把这个反馈按照5w2h方法描述出来。

When:中午

Who:作业员发现的

Where:G30工作台

How:通过零件装配的方式

What:孔径偏小,要求Φ20,实测18.5

Why:孔径偏小,导致与之配合的零件装不上去

How many:生产现场不良2个,库存18个。

下一步,通过现场确认,孔径确实偏小,不符合图纸要求,无法装配。而且尺寸差异这么大,不可能是因为测量手法不一致造成的。再通过对库存检查,发现库存18个同样不良。于是和采购联系,要求供应商退换货,并告知仓库作不良退库。

为了不耽误生产订单,紧急从研发物料协调2个合格零件满足生产要求。

有时候,处理问题到一定的程度或阶段,下一步不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办或者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在哪里,或者不知道有没有彻底结束……这是因为没有选择一个系统性的方法论。

单就这个问题来讲,许多人会说下一步把不良反馈给供应商,让他们提供分析报告,然后结案。这样不就成了“二传手”了嘛!

上面已经使用了5w2h进行了问题描述,也反馈给了供应商,同步也采用了临时调货和确认库存状态满足生产需求。

如果选择使用8d方法论,使用8d方法论不一定非常那么正式,有团队、有文件,最重要的是借鉴8d的思路,让我们明确下一步要做什么。

按照8d步骤,下一步应该是D4:原因分析,这不!“活”又来了!

第一,供应商端原因分析,有产生原因和流出原因,这点需要供应商去做,报告回来之后审核其措施的有效性,监控几批来料即可,这都是后话。

第二,组织内部的原因分析,这个零件本身并不复杂,只有长度、外径与内径,进料检验的时候为什么IQC会漏检?

检验员是按照图纸检验,而图纸上的这个尺寸没有标注特定的公差要求,是非关键尺寸,检验员没有测量,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在考虑是否更改图纸比较好,还是摒弃按图检验、改为由工程师制作检查表的方法?各位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

发布于 2023-01-06 11:48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成都-打杂-王 发布于 自习人社区 ,不代表本站观点。若转载该文章,必须注明链接地址。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ing
2023-01-07 20:42
漏检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有什么好说?关键漏检的次数应该有所控制,漏检的风险应该有所控制!

站点公告

2024年六西格玛考试时间:10/19
考题答疑微信:dadu19

热门话题

变更

FMEA

量具

回归方程

SIPO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自习人社区 © 2024 苏ICP备20210476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