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FMEA里面,是否需要针对某一个风险采取措施主要取决于措施优先级AP,这与以前的RPN有很大的不同。
以前,在FMEA里面,风险评估主要是通过严重度S、发生率O与可探测度D三者的乘积,得到一个RPN值。RPN值大到一定的程度,则要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这里面有一个Bug,因为每一个公司针对是否需要采取措施的RPN值的规定不一样。有的公司要求RPN>80就需要采取措施,有的公司则是需要RPN>100才采取措施。
新版FMEA里面,对一个风险评估之后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主要取决于“措施优先级AP”,其提供了1000种SOD的组合方式,该方法首先着眼于严重度S,然后是发生率O,最后才是可探测度D。
其实,刚开始的步骤和以前一样,同样需要团队成员对风险的严重度S、发生率O与可探测度D进行打分,但不再对S、O、D进行乘积计算,然后根据得分去寻找对应的AP。
比如上图,经过团队成员对风险进行评分之后,假如严重度S是9~10分,则找到这一页。
下一步根据发生率O的得分,假如发生率O是6~7,则在严重度是9-10分的前提下找到发生率是6~7的这一行。
再去看可探测度D的得分,假如D=2~4,则找到这一行对应的AP,即AP=H.
H是评审与措施的最高优先级,需要优先对此风险进行评审和采取措施。
M是评审与措施的中等优先级。
L是评审与措施的低优先级。
那么,RPN值没有用处了吗?
当然有用,新版风险评估之后可能会得到许多措施优先级AP是H的,这个时候可以根据RPN进行排序,决定出最优先的是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