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少了?请了解一下幸存者偏差
“为什么感觉身边的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少”上了热门话题,这是真的吗?
以前各省市通报的新冠阳性,基本上都是无症状感染者,但现在朋友圈与网上都在晒发烧、晒身体痛...几乎很少听到无症状感染者的消息了。
做出结论之前,请先了解一下“幸存者偏差”的概念。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沃德教授应军方要求,利用其在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提供关于《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的相关建议。沃德教授针对联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返回营地的轰炸机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而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坚持认为:
(1)统计的样本,只涵盖平安返回的轰炸机;
(2)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
(3)并非是机尾不易被击中,而是因为机尾被击中的飞机早已无法返航,寥寥几架返航的飞机都依赖相同的救命稻草— 机尾尚好。
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
回归正题,我们为什么感觉身边的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少,那是因为抽样出现了问题,因为以前有全民核酸筛查,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被检查出来。现在没有了全民核酸筛查,导致以前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没了。而抗原检测呢,基本上只有自己有了症状之后才会用抗原试剂盒确认。
而无症状感染者则成了“幸存者”,由此造成了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少的假象。
根本原因是样本统计出现了错误。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