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beats studio 3 has mic" 搜索结果,为您找到约 797 条结果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8-05 09:56
-
最近在看APQP手册,有两个定义不是很明白,请教一下。2.3设计验证验证产品设计是否满足第一章所述活动的顾客要求2.4设计评审设计评审的主要功能是跟踪设计验证进展,可以通过使用计划和报告的形式。对这两个概念有疑问,是不是设计验证就是列出来客户要求的细节,比如尺寸、功能/性能等,然后测试?而设计评审主要是跟踪测试的进度,然后形成一个报告?如果不是以上这样,又该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谢谢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8-10 21:18
-
当样本量足够大时一定是正态分布吗?那样本要多大,30个以上?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8-10 23:35
-
像下面这个图,是对一组数据进行的正态性检验的结果:均值、标准差、N和p值都明白什么意思和用途,那AD=0.309是什么意思?
-
-
wuujun
发起了提问
2022-08-22 18:59
-
请教个实际使用的问题:一个产品公差125±2,我们实际使用需要控制在125±1.8,因此都是按照±1.8检验的,那我需要供应商在125±2条件下CPK是多少,才能保证我们使用125±1.8的CPK达到1.33?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8-30 12:10
-
我知道过程能力指数cpk要大于1.33的标准,对客户要求的一个关键尺寸做cpk,结果小于1.33,只有0.92,过程能力不足,下面该怎么办?请大神赐教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9-08 22:18
-
由于设计原因导致的问题很多,现在领导要求对于重要的设计问题要写8d报告,比如设计导致的性能问题、设计导致的装配问题......但研发工程师只会简单的写一个ppt,说明一下原因,给一个措施,比如更新图纸之类的,后续的方案也是以加强检查居多,基本停留在8d报告的D3阶段,往下已经写不出来了。下面该由谁或哪个部门继续分析并完成系统性的报告?研发质量工程师吗?如果是,那又是谁去审核呢?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9-08 22:29
-
aql抽检标准对照表中箭头往上是什么意思?像下面标出来的,样本量应该抽取32个,aql=0.65,查下来是一个向上的箭头,下面有这个箭头的说明,说是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是不是只需要抽取样本量20个,采用0收1拒?还是依然按照样本量32个抽取,但按箭头上面的0收1拒判定?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9-11 11:10
-
一个尺寸检验的Go/No-Go量具,要做msa分析1.先找2个检验员2.选了10个样品,其中3个合格的,3个不合格的,还有4个比较难判断的,但也知道是合格还是不合格的3.让每个检验员对样品分别测试3次,测试的顺序打乱,类似盲检一样。4.测试的结果和已知值比较。这样做有问题吗?
-
-
wuujun
发起了提问
2022-09-20 21:33
-
3个检验员,10个样品,每个检验员对每个样品重复测量2次,测量的结果都在公差范围内,没有一个超标的,为什么重复性和再现性GRR超过30%了?是因为重复测量两次太少了吗?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9-22 20:30
-
对一个关键尺寸抽取了30组数据,基本上是让作业员按照每隔5分钟抽一个样品的节奏,请问这种情况计算CPK时用的d2值是多少?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9-25 18:37
-
前几天去面试IQC主管,IQC团队大概有15个人左右,3班倒的,之前一直做质量工程师,没有带团队的经验。面试的时候,人事经理问:“如果员工上班前临时请假,你怎么办?”回复:“可以先让下一个班的人或者正在休息的人来应急,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人事经理:“那员工要是不来应激呢?我是说能不能从流程上来改善,确认的话,HR肯定会找的”回复:“这种临时请假在这里很常见吗?”人事经理:“不常见,就是假如,你 以前的工作有没有流程来改善这样的事?”回复:“提前合理排班”面试结束,脑海里忽然冒出三个字:“多能工”,真是犯傻了,没想到说这个方案。如果在实际工作中,你会怎么处理这样的事?...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9-26 21:33
-
整了两组数据的平均值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一个均值是82,另一个均值是105,两个值差了23,结果用t检验分析出来没有显著性差异,这是怎么回事?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09-27 22:59
-
ISO9001条款8.7不合格品过程输出条款10.2不合品与纠正措施这两个条款都是在讲不合格品,区别是什么?字面意思理解,8.7里面的不合格品只指过程的产品,处理措施也只有纠正、隔离等之类的,但没有讲不合格原因与改善措施。条款10.2里面的不合格是不是包含的更广,除了过程产品的不合格,还包括外部的,还有评审不合格等,除了这些不合格,还讲到了原因和改善措施。请大神指点一下。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10-10 22:46
-
请教一个问题,我用的是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产品的长度,分析cpk。子组是4片产品的长度值,也就是每组4个样品,并用游标卡尺测量。先做msa显示NDC只有2,分辨力不足,数据检验也显示不是正态的。换更高一级的测量仪器有点不现实。所以,我能不能这样去收集数据,子组还是4片产品,之前是测量每个产品左边长度。现在我改成每个产品测量左边和右边的长度后算平均值,这样出来的平均值就由2位变成了3位, NDC就合格了,数据也是正态了,见下图,请问这样可行吗?...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10-20 22:08
-
请问样本量多大可以不考虑正态性?有说是30个,有说125个以上的,请问样本量大于多少不用考虑正态分布的依据在哪里?
-
-
匿名用户
发起了提问
2022-10-20 22:35
-
IATF16949:2016里面,条款8.3.5.1设计和开发阶段输出有“运输的包装和标签要求”,而8.3.5.2制造过程设计输出没有这一项但是在APQP里面,包装规范和包装标准应该是在第3阶段过程设计与开发阶段才输出的,这是不是有点矛盾了?个人觉得应该是IATF16949里面的才对,应该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应该输出包装规范和标准,毕竟包装也是属于产品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