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玛水平能反映不良率吗?

六六老师
六六老师 微信(liuxigema1v1)一对一辅导答疑,助力备考六西格玛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3 浏览

很多六西格玛初学者,对于西格玛水平和不良率之间的关系,都表示很疑惑。我在微信上也经常接收到类似问题的咨询,今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西格玛水平能反映不良率?

西格玛水平(Sigma Level)本质是过程能力的量化指标—— 它通过 “过程波动(标准差 σ)” 与 “客户要求范围(规格限)” 的比,衡量过程输出满足要求的能力。

不良率则是 “过程输出超出规格限的比例”,

不良率=不合格品数/总数

两者核心关联:

西格玛水平越高,说明过程波动相对于规格限越小,超出规格限的概率(不良率)自然越低。

例如:如果把“投篮”看作是一个过程,

“篮筐的大小范围” 是规格限(USL-LSL),

“投篮落点的分散程度” 是标准差 σ,

“投偏出筐或者三不沾的次数占比” 是不良率。

西格玛水平就像 “投篮稳定性评分”—— 评分越高(西格玛水平高),落点越集中(波动小),投偏的概率(不良率)越低。

换句话说,库里投三分的西格玛水平高,我投三分的西格玛水平低......

西格玛水平与不良率的对应关系(核心前提:1.5σ 偏移)

1. 对应规律

西格玛水平 ↑ 意味着过程波动(σ)↓ 意味着输出超出规格限的概率 ↓ 意味着不良率 ↓

西格玛水平 ↓意味着过程波动(σ)↑意味着输出超出规格限的概率 ↑ 意味着不良率 ↑

2. 具体对应表(考虑 1.5σ 偏移后)

实际生产中,过程均值(μ)很难长期完全与规格中心重合(受设备磨损、人员操作等影响),六西格玛理论中默认长期过程会有 1.5σ 的偏移(这是基于大量实践的统计规律)。因此,实际应用中我们用 “考虑 1.5σ 偏移后” 的对应关系

ppm是不良率的常用单位,即每百万个产品中不良品的数量。

六西格玛质量水平意味着100万次出错机会中不超过3.4个缺陷

6σ 水平对应 3.4ppm,是六西格玛管理的目标。

西格玛水平的计算步骤:

步骤 1:明确规格参数

规格限:客户要求的合格范围(USL = 上限,LSL = 下限;若只有单边要求,如 “长度不超过 10cm”,则只有 USL)

过程数据:通过收集过程输出的实际数据,计算均值(μ,反映过程中心位置)和标准差(σ,反映波动大小)。

步骤 2:计算 “Z 值”

Z 值是 “规格限与均值的距离” 相对于 “标准差” 的倍数,公式:

上规格限对应的 Z 值:Z_USL = (USL - μ) / σ(数值越大,超出 USL 的概率越小);

下规格限对应的 Z 值:Z_LSL = (μ - LSL) / σ(数值越大,超出 LSL 的概率越小)。

Z 值的本质是用 “标准差” 作为 “尺子”,衡量 “过程中心到规格限的距离”—— 距离越远(Z 值越大),不良率越低。

步骤 3:根据 Z 值算不良率

若单边规格(如只有 USL):不良率 = 超出 USL 的概率,直接通过 Z_USL 查 “标准正态分布表”(或用软件计算);

若双边规格(有 USL 和 LSL):总不良率 = 超出 USL 的概率 + 超出 LSL 的概率(分别用 Z_USL 和 Z_LSL 查表后求和)。

步骤 4:反推西格玛水平(考虑 1.5σ 偏移)

先算 “短期西格玛水平”:用步骤 3 的不良率反查 “正态分布表”,得到对应的 Z 值(即不考虑偏移时的水平);

再算 “长期西格玛水平”:实际应用中需加 1.5σ 偏移(因长期过程会偏移),即长期西格玛水平 = 短期 Z 值 + 1.5。

案例:

已知条件某零件尺寸要求:5cm ≤ 合格 ≤ 10cm

(即 LSL=5,USL=10);

实际生产数据:均值 μ=7.5cm,标准差 σ=0.5cm。

步骤 1:算 Z 值

Z_USL = (10 - 7.5)/0.5 = 5(距离上规格限有 5 个 σ 的距离);

Z_LSL = (7.5 - 5)/0.5 = 5(距离下规格限有 5 个 σ 的距离)。

步骤 2:算不良率

查正态分布表:Z=5 时,单侧超出概率约为 0.0000002867(即 0.2867ppm);

双边总不良率 = 0.2867ppm × 2 = 0.5734ppm(几乎无不良)。

步骤 3:反推西格玛水平

短期 Z 值:不良率 0.5734ppm 对应的 Z 值(查正态分布表)约为 4.86(即短期水平)

长期西格玛水平:考虑 1.5σ 偏移,4.86 + 1.5 = 6.36(即该过程长期水平约 6.36σ,远高于 6σ 目标)。

同学们常见的几个疑问:

“为什么要加 1.5σ 偏移?”

过程均值会因设备、人员等因素逐渐偏离中心,平均偏移约 1.5σ。若不考虑,计算出的 “短期水平” 会高估实际能力,1.5σ 是对长期稳定性的修正。

“为什么是1.5σ而不是1.4σ或者是1.6σ呢?”

这不是主观规定,而是长期实践发现,具体这个1.5σ是怎么算出来的,或许只有摩托罗拉的工程师才知道了。

“Z 值和西格玛水平有区别吗?”

本质是一致 :Z 值是 “不考虑偏移的西格玛水平”,而我们常说的 “西格玛水平”(如 6σ)是 “考虑 1.5σ 偏移后的 Z 值”(即 Z+1.5)。

“不良率为 0 时,西格玛水平是无穷大吗?”

理论上是,但实际中 “不良率为 0” 只是 “未检测到不良”(样本量有限),真实过程总有波动,西格玛水平不可能无穷大。

自习人课堂「备考四件套」,

用专业和陪伴,助你成为一个理论与实战兼备的六西格玛绿带或黑带!

备考六西格玛的同学可以添加六六老师微信 liuxigema1v1 免费领取海量六西格玛备考资料

发布于 6 小时前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六六老师 发布于 自习人课堂 ,不代表本站观点。若转载该文章,必须注明链接地址。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渔齐信息 © 2025 苏ICP备20210476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