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人课堂:控制图里的极差值,为什么永远不会是负数?

六六老师
六六老师 微信(liuxigema1v1)一对一辅导答疑,助力备考六西格玛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9 浏览

在生产线的质量监控室里,质检员小王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控制图皱起了眉头。屏幕上的极差(R)图始终在零轴上方波动,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极差值有可能变成负数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藏着控制图应用的底层逻辑。

今天我们就从概念到实例,彻底说清极差值的 "非负特性"。

一、极差值的计算逻辑:永远是 "大减小"

极差值(Range)的计算: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公式写作 R=Max-Min。

假设某批次产品的厚度检测数据为(单位:mm):2.1、2.3、2.2、2.4、2.3。这里的最大值是 2.4,最小值是 2.1,极差值就是 2.4-2.1=0.3。

再看一组特殊数据:3.5、3.5、3.5、3.5。此时最大值与最小值相等,极差值为 0。

从数学逻辑来讲,"最大值≥最小值" 是恒成立的不等式。

这就决定了极差值的计算结果只能是正数或零,绝不可能出现负数。

二、异常数据的误区:不是极差值为负,而是数据错了

有同学可能会问:"如果录入数据时不小心颠倒了大小呢?" 比如把 "10、12、15" 误写成 "15、12、10",这时计算出的 R=10-15=-5,难道不是负数吗?

这其实是对数据本质的误解。

极差值的计算建立在 "正确识别最大值与最小值" 的基础上,上述情况属于数据记录错误,而非极差值本身的特性。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核对原始数据,重新计算,而不是认为极差值可以为负。

三、非负特性的实际意义:监控过程稳定性的关键

理解极差值非负的特性,对控制图的应用至关重要:极差图的零线是天然的下限,所有数据点都应在零轴及上方分布,一旦出现 "负值",必然是数据采集或计算环节出了问题。

当极差值从 0 开始增大,说明过程离散程度变大;

若长期维持在 0 附近,则表示过程稳定性极佳。

与均值图配合:极差图与均值(X-bar)图是控制图的黄金搭档。

因为极差值的非负特性保证了过程波动的量化始终具有实际意义,为均值图的解读提供可靠的离散程度参考。

四、从控制限计算公式来看

R图的控制下限公式为D3乘以极差的均值

前文提到极差均值不会为负数

那么我们再看D3的表,如下图

也不会为负数

所以D3乘以极差的均值不会为负数

那么极差控制图的控制限不会为负数

最低也是0

2025通关六西格玛考试,

就从自习人课堂「备考四件套」开始!

添加六六老师微信:zixiren666

免费领取六西格玛海量备考资料

发布于 2 天前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六六老师 发布于 自习人课堂 ,不代表本站观点。若转载该文章,必须注明链接地址。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渔齐信息 © 2025 苏ICP备20210476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