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绿带和黑带备考:不推荐看总结性的资料或结论

自习人丁磊
自习人丁磊 我说的不一定对,望独立思考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0 浏览

如果听过[自习人课堂]的直播课或者在学习群的小伙伴,都应该记得我说过一句话:

“这个阶段,不要去看别人总结出来的一些资料或结论,没有用”

当然,这些资料都有,而且是放在了学习平台的首页供各位免费下载。

[自习人课堂]从来不会主动告知学员,只有个别学员在询问有没有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你说这些资料都在哪里放着。

因为我们觉得,去看、去学习别人总结出来的资料或结论,是很简单的,谁都愿意吃现成的饭菜。但对于备考没有什么用处,相反,坏处倒是很多。

1.知识留存率低

根据专家研究,用总结性资料的学习方式,一周之后,知识的留存率很低,甚至不到10%。

2.「流畅错觉」

看完总结性的资料,学员会产生“虚假熟练感”或者「流畅错觉」,误将“识别”当成是“掌握”。

3.放弃思考

根据专家研究,经常看别人的总结性资料,类似于直接接受别人的思维,会导致认知和思考能力的弱化,使海马体-新皮层信息固化效率降低37%。

4.知识体系构建缺失

感觉什么都知道,但又什么都不懂,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总结性结论让你跳过了关键的思考和推理过程,没有深厚的基础,很难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

特别是在备考时间比较充足的情况下,用别人总结出来的资料作为备考教材,是在走弯路,走一个大大的弯路,根本理解不了相关的知识点。

换一句话说,如果不考原文,换一种方式出题,你可能就不会了。

比如,为广大考生津津乐道的“知识点总结”或者“公式大全”,难道记住下图这样的一个测量系统的评价公式,就能理解是什么意思吗?

.

再或者,质量大师休哈特的观点:

单纯的凭借这几十个字,就能理解休哈特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这些总结性的资料,远远没有红皮书上讲的详细。

当然,黑带教材很厚,将近700页,看的很痛苦。但是,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把教材读薄。

但是,这个“读薄”不是直接去学习一些别人总结的资料或结论,而是要在不断重复,不断发现书上的新内容,自己理解、总结出来。

我这里也收到很多小伙伴自己总结出来的文档或者心得体会,都非常不错,说明是自己在思考、判断,已经彻底学会了。

虽然,[自习人课堂]平台有销售黑带培训视频,但在备考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是建议是以“书本+视频”的模式,特别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建议先看视频课,再过书本,然后辅之以“直播课”,最后是章节练习和模拟练习。

在章节练习和模拟练习时,注重每一个题目下面写的解析思路与步骤,根据解析里面的页码去找书上的知识点,加深印象。

如果还不懂,[自习人课堂]提供答疑服务,欢迎各位小伙伴来学习交流(微信:dadu19)。

除非,你只剩下最后半个月的备考时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快速的强记、背诵这些总结性资料,可能会有一些用。

如果备考时间还充裕,凭借你聪明如爱因斯坦的大脑,强记这些总结性资料,还不如直接把红皮书背下来。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智商不如爱因斯坦,不要怕。我记得某宝有卖“爱因斯坦大脑”的,厂家声明:“下单后,智商直接充值到你的大脑里”。

发布于 4 小时前

免责声明:

本文由 自习人丁磊 发布于 自习人课堂 ,不代表本站观点。若转载该文章,必须注明链接地址。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渔齐信息 © 2025 苏ICP备2021047674号